秋玉米上市前,玉米價格易跌難漲
八月以來,玉米市場行情始終處于低位震蕩局面,偶有回溫卻難以持續。究其原因主要為玉米市場糧源供應寬松,需求疲軟。業內人士對后期玉米價格看法不一,其中看漲方所持利好因素有以下三點:國儲玉米拍賣總量不斷縮減,其中以2014年產包干銷售玉米減量最為明顯;新糧大量上市之前市場仍存在需求缺口,南方新季春玉米供應能力有限;秋玉米播種面積較上年縮減2000萬畝,雖然目前部分地區反映新季玉米長勢良好,單產有望增加,但整體產量較去年仍有下降。以上三點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支撐玉米價格,但后期陳糧拍賣是否會加量?后期企業需求究竟有多大?新糧總產量縮減數量到底有多少?這些都是未可知的。目前市場上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一些阻礙價格上漲的因素。中國糧油信息網玉米分析師孫紅梅(以下簡稱筆者)為大家進行詳細分析。
一、陳糧供應寬松,國儲玉米庫存巨大
據筆者統計,國儲玉米拍賣至今成交總量約4200萬噸(如下圖所示),市場供應仍處于寬松局面,且國家剩余庫存仍有近2億噸,在新糧未大量供應市場之前,陳糧拍賣不會停止。因此,短期內市場供應偏緊局面不會出現
截止到8月25日國儲玉米拍賣總量將近4200萬
二、企業庫存充足,采購意愿較低
據筆者了解,目前國內多數加工企業及飼料企業庫存儲備充足,可以維持生存20-40天。其中三省一區的部分加工企業更是暫停收購,以拍賣陳糧自集為主,且拍賣數量較大,可以供應企業生產到新糧大量上市。因此,短期內企業并不存在補庫需求。而華北市場及南方市場也有部分企業參與國儲玉米拍賣,而未參拍的企業則采購貿易商的拍賣糧補充庫存,維持生產。但由于前期拍賣高成交、高溢價現象頻頻出現,導致企業對后期存在看漲心理,紛紛進行加價采購,庫存儲備較大。而隨著市場逐漸回歸理性,拍賣成交價格及成交率也不斷走低,市場看空心理增強,企業采購意愿降低,多數以消耗前期高價庫存為主,觀望市場心態濃厚。
三、環保檢查,企業開工率降低
第四輪環保督查自八月初開始,對各地加工企業、養殖業及飼料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,其中以華北地區影響最為嚴重。以山東為例,目前山東地區中小型飼料廠及養殖場大多關停,加工企業的開機率也受到影響。據筆者了解,目前受環保檢查影響停機檢修的加工企業有:濱州金匯玉米開發有限公司、棗莊大宗生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、棗莊滕州恒仁淀粉有限公司、德州禹城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。而其他加工廠雖未停產,但開機率較前期也有所降低,需求減弱。
有消息稱,環保檢查工作將持續到9月中旬,在這期間,加工企業及飼料企業的開工率難有好轉,需求將持續偏低,進一步壓制市場價格。
四、南方新季玉米上市
自七月底湖北春季玉米上市以來,由南至北,各地區春玉米逐漸成熟收割并開始供應市場。目前筆者了解到已經上市春玉米的省份有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安徽、山西、陜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河北以及新疆等地。雖然新季春玉米種植總量遠不及秋玉米,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補充當地或周邊省份的市場需求。各地新季玉米價格多與當地2016年玉米價格作為參照標準,小幅低于2016年產玉米。新季玉米的出現,使得部分企業對優質玉米的需求能夠得到補充,陳糧在質量上難與新糧抗衡,受到一定擠壓,價格承壓小幅下調。
五、進口替代品數量較大
據海關數據顯示,7月份我國共進口小麥23.5萬噸,進口大麥71.72萬噸,進口玉米91.36萬噸,進口高粱59萬噸。進口替代品數量較大,且價格相對國產玉米較低,存在一定優勢,對國產玉米需求存在一定影響。
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可以看出,市場上的利空因素仍舊偏多,在新季秋玉米大量上市之前,市場購銷仍舊以陳糧為主導,而受多方因素影響,市場需求不足,玉米價格或將繼續承壓走低。
版權所有 ? 鎮賚縣匯鑫生態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吉ICP備18001845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春